他克莫司是一種從tsukubaensis鏈霉菌中提取出來的免疫抑制劑。他克莫司軟膏由于較小的分子量而具有較強的透皮性。他克莫司與淋巴細胞上的免疫蛋白受體結合,進一步阻斷鈣調神經磷酸酶活化,而鈣調神經磷酸酶是T淋巴細胞產生IL-2所必須的。同時IL-2是T淋巴細胞激活和增殖的必要細胞因子。因而他克莫司抑制了這一過程。
不論系統用藥還是局部用藥均對多種自身免疫異常性皮膚病起到治療效果。
銀屑病是一種慢性自身免疫性皮膚病,臨床表現為鱗屑性紅
色斑塊。雖然銀屑病的具體發病機理尚未明確,但T細胞介導的免疫異常已得到公認。局部應用他克莫司治療慢性、斑塊性銀屑病的效果存在爭議。我們曾報道近來局部應用他克莫司軟膏治療面部銀屑病具有顯著效果,本文進一步對21例尋常型銀屑病應用他克莫司局部治療的臨床療效進行評價。
資料 病例來源和治療方法 21例尋常型銀屑病患者中,男性15例,女性6例,年齡在23~76歲,平均51.1歲;診斷均經過臨床和組織病理證實。平均病程為10年,所用病例均有顏面部的銀屑病皮損,PASI評分為2.4~16.6,平均為8.1。顏面部的皮損如果曾接受過皮質類固醇激素或維生素D3軟膏局部治療,在本實驗過程中并不停用。所有患者在實驗開始前4周內均未應用任何系統藥物治療。經患者同意,給予外用0.1%他克莫司,每周兩次。病情程度(紅斑、浸潤、脫屑)分別在實驗開始時、實驗第4周應用PASI進行評價,應Wilcoxon配對資料統計學方法進行統計學分析。病情程度分為:0.無;1.輕度;2.中等;3.嚴重;4.非常嚴重。實驗室檢查包括分別于實驗開始前和結束時進行肝功、腎功檢查。并從整體反應、局部反應、藥物抵抗性幾方面進行療效評價。
結果 治療4周后,19例患者癥狀明顯改善,平均紅斑評分由1.76降至0.62(P<0.001),浸潤程度評分由1.33降至0.43(P<0.005);脫屑程度由0.95降至0.24(P<0.01)。在19例痊愈或效果顯著的患者中,男性10例(47.6%)、女性9例(42.9%)。有兩例患者表現了藥物抵抗性,治療反應見圖3,治療效果并非受到病程長短的影響。4周實驗中應用他克莫司的最高總計量不超過5g。肝功能、腎功能實驗室檢測均在正常范圍內,10例明顯癥狀改善的患者中有5例在實驗結束1月后復發,但仍能表現出對他克莫司治療反應。有4例患者在實驗開始時具有局部皮膚刺痛感,僅為暫時性,所有患者在實驗中,均未出現皮膚萎縮和毛細血管擴張等副作用。
討論 近年來,局部應用他克莫司治療某些免疫紊亂性皮膚病取得了較好療效。包括特應性
皮炎、慢性表皮移植抗宿主反應、黏膜扁平苔蘚、皮質類固醇激素引起的玫瑰座瘡、線狀硬化病、壞疽性膿皮病、
類風濕性
關節炎腿部潰瘍、SLE面部紅斑。相反,在如Netherton 綜合癥的治療中,由于該綜合癥是一種皮膚屏障功能的障礙,為避免可能存在的系統吸收的潛在可能,所以,不能應用該藥物。
做為慢性斑塊型銀屑病,他克莫司
和安慰劑治療之間并沒有統計學上的差異。有研究小組建議應用0.3%他克莫司軟膏每天僅需一次。Remitz證實,與對照組比較,應用0.3%他克莫司更可以顯著改善紅斑、浸潤、表皮層血流量、表皮厚度,并且藥物可以每2~3天應用一次,皮損厚度可影響藥物的透皮吸收劑量。
雖然本次研究是一次樣本量小、開放性的實驗,但我們的研究數據表明,他克莫司仍可以改善面部銀屑病的紅斑、浸潤、脫屑癥狀,有10例患者(47.6%)皮損徹底地消失。17例患者中總的PASI評分低于10,提示身體軀干部位應用激素治療沒有擴散吸收,即使應用的激素是較強的一類,在實驗中,并沒有停止應用,我們因此認為面部銀屑病的改善并非因為激素的系統性作用。目前,人們仍將皮質類固醇激素和維生素D3 應用于面部銀屑病的治療,但長期局部激素藥物治療可引起皮膚的萎縮、毛細血管擴張、玫瑰座瘡樣改變。而我們的研究表明局部應用他克莫司治療面部銀屑病是一種有效的方法。通常情況下,面部銀屑病不會有厚的鱗屑痂,不會影響藥物的吸收而失去療效。在該實驗進行過程中,已有一篇小的文章發表,且與我們的結果一致,他們的實驗是應用0.1%他克莫司,每日兩次,共8周,治療面部和皺折部位的銀屑病,其中81%的患者(17/21)在第57天時明顯改善。
他克莫司的明顯的副作用包括:皮膚燒灼感、癢感、流感樣癥狀、皮膚紅斑、頭疼。本實驗中,有4例患者在實驗開始時表現出了皮膚刺痛感,然而,僅是局部的,并且隨治療過程而很快消失。